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二〇〇九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0-11-03 16:18 浏览次数: 有效性:

2009年适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又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嘉兴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全市文化工作者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实施《嘉兴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2)》和《嘉兴市文化大市建设2009年行动纲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发展体系三大目标,服务大局,服务民生,扎实推进文化创新、文化传承、文化服务和文化生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各项文化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稳步推进中实现跨越

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城乡居民提供内容一致、服务一致、品质一致的公共文化是我们长期以来的工作目标。2009年,我市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

1、文化创新嘉兴模式得到渐趋成熟。一是公共图书馆乡镇分馆建设嘉兴模式得到广泛认同。全市已先后建成开放图书馆乡镇分馆30个,其中市本级实现乡镇分馆全覆盖。乡镇分馆累计建筑面积16546平方米,藏书约71.4万册,报刊杂志1239余种,书架2066个,电脑556台,工作人员98人。全市累计到馆人次已达206万人次,共办证37051张,外借图书108.2余万册次。

2、公共文化设施启动内涵提升工程。规划新建桐乡市文化活动中心、平湖市文化活动中心,改建完成嘉兴市博物馆展陈升级工程,启动嘉兴市图书馆(二期)、嘉兴博物馆(二期)、嘉兴文艺会馆等等区域标志性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工程,切实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规划创建市级东海文化明珠6个,创建省级东海文化明珠3个,省级文化示范村5个、省级文化示范社区2个,市级村(社区)文化示范中心40个,提高农村(社区)基础服务点的设施功能,提升基层文化设施的居民影响力和吸引力。积极在海宁盐官、平湖新埭开展省级乡镇综合文化站试点工作,努力在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服务形式、服务能力、人员配置、服务规范等方面有新的突破,目前,试点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

3、重大节庆活动成就群文活动品牌。30日,2009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隆重举行,本次端午民俗活动融学术性、观赏性、群众性、互动性于一体,内容丰富,亮点纷呈,为全城百姓共享这场民俗文化盛宴。,嘉兴市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 “红船从这里起航”在嘉兴大剧院隆重举行,整台晚会由“红色礼赞”、“春满人间”、“潮涌嘉禾”三个主要板块构成,反映了嘉兴人民欢庆祖国60年华诞的喜悦心情。,纪念人民政协成立六十周年大型文艺演出——“同舟共济六十年”在大剧院举行,晚会围绕庆祝政协成立六十周年这一主题,以喜庆、欢快为基调,用歌舞、说唱等形式来表现政协六十年来的风雨历程和光辉业绩的。此外, “南湖中国合唱周”、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栏目组织的“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活动等活动,都在无形中缔结了嘉兴文化活动的品牌栏目,经久不衰。

4、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基层文化生活。一是继续实施嘉兴市“双百、双千、双万”工程,“送文化”下基层。全市广场文艺演出209场次,观众19万人次;电影放映179场次,观众4.5万人次;歌舞戏曲下乡演出788场次,观众39万人次;电影下乡8588场次,观众180万人次;市、县两级图书流动20.77万册。开展嘉兴市“文艺大篷车”送文艺下乡进社区县(市、区)巡演活动,至今,已开展巡演活动40余场。三是继续开展文化骨干培训工程,“种文化”在基层。一年来,嘉兴市群众艺术馆继组织开展文化培训班34期,为基层培养文化专业人员1387人次。四是完善文化志愿者队伍管理制度,发展和培育文化志愿者。全市共有在册文化志愿者972人,活跃在基层文化岗位上,有力地促进了社会文化活动质量的提升。五是组织开展各类文化竞赛活动,实现城乡文化的互动交流。先后组织了“嘉兴市首届排舞大赛”、“嘉兴市第四届农民艺术周”、组织参与了“浙江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巡游活动”、“浙江省第二十届戏剧小品大赛”、“浙江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倒计时一周年文艺晚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城乡群众提供不同层次的展示平台,引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5、公益文化机构延伸基层服务半径。2009年,市群艺馆业务干部把辅导点设在基层,把辅导送到第一线,全年共设立基层辅导点23个,上门辅导914人次,为基层组织文化活动115个。市博物馆将《嘉禾印象—从馆藏书画、老照片中看嘉兴》、《运河——嘉兴的母亲河》等展览3次下基层巡展,主动把展览送到基层。电影公司通过新居民新年电影招待活动、大学生电影周、电影夏日广场等活动,送电影进社区、村落、学校。全年共放映公益性电影354场,观众达到17.5万人次。大剧院为弱势群体送戏票,让福利院的孩子也能感受到高雅艺术的熏陶。这些举措,有效缩短了公益性文化单位和基层的距离,实现了服务功能的最大化。

6、文化低保工程满足弱势群体需求。深化广电低保工程,加大向基层特别是低收入和特殊群体免费提供文化服务的力度。2009年,累计为16760户对象提供服务,减免有线电视维护费554万元,减免初装费460万元。彩虹工程共筹措资金434万元,向全市低保户送出电视机6341台。

二、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在普查传承中亮点纷呈

根据《关于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2009年,先后制定了《嘉兴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相关工作制度》、《嘉兴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项目进度和完成时间表》,并以市委办的名义下发至相关部门,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工作进展顺利,亮点纷呈。

1、大遗址保护进展顺利。一是积极开展运河申遗工作。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大运河(嘉兴段)遗产保护规划》,并于9月通过了省级论证。印发《关于对大运河(嘉兴段)遗产提前介入保护工作的通知》,对具有较高价值的4381处遗址提出了保护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运河遗产保护中的责任。同时,我们还遴选了9处遗产点申报大运河国报单位。二是做好马家浜遗址保护工作。11月上旬选择遗址保护范围内最北缘300平方米旱地进行小型考古发掘,12月中旬举办“纪念马家浜遗址发掘50周年暨长江中下游地区史前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共同商讨马家浜遗址的保护策略。三是就桐乡罗家角遗址制定保护规划,并上报省政府批复。

2、文化遗产保护成绩喜人。一是起草《嘉兴市文化遗产保护办法》,并经六届市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为嘉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野外调查任务。本次普查覆盖全市1221个行政村(社区),覆盖率达到100%,累计普查文物点4485处,其中新发现文物点1688处,复查文物点506处,登记2291处;举办嘉兴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图片展,展出作品67幅,全方位反映普查过程和普查成果;出版《嘉兴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专辑。三是圆满完成第七批15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和第六批省保单位的申报工作,完成天主教堂、文生修道院等文保单位的“四有”档案编制工作,并对天主教堂附属建筑神父楼、唐兰故居等进行了修缮维护。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现突破。一是桐乡、海宁市《蚕桑习俗》参与申报的《中国蚕桑丝织》项目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我市首个世界级文化瑰宝,为我市顺利申报“国家文化历史名城”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日趋完善。2009年,我市顾友珍等6位民间艺人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京砖烧制技艺等2个项目入围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十大新发现项目,“嘉兴端午习俗”等22个项目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市政府增补“何文秀传说”等12个项目为第二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海宁思情山歌”等21个项目为第三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桐乡皮影戏”等6个项目为第一批、第二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市非遗领导小组确定公布了第一批嘉兴市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传承基地、传承教学基地及产业基地,我局确定公布了60名传承人为第一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9月,嘉兴端午习俗、嘉兴灶头画等17个非遗项目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到目前为止,我市累计拥有国家、省、市、县级非遗名录7个、41个、111个和423个,国家、省、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人、17人和60人。

4、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成功举行。遗产日期间,我市围绕“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主题,一是在秀洲区王店镇建林村聚宝湾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努力探索“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路径,推动嘉兴灶画艺术活态传承,力求打造“浙江灶画第一村”。二是在嘉兴各地举办邮票展、图片展、手工技艺展示会、现场鉴宝等活动33场次,参与群众达到5.7万人次。

三、文化艺术精品创作:在地域特色中实现繁荣

以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为契机,精心创作一大批优秀文艺精品,不断丰富我市基层文化活动内涵,大力提升基层文化水平,涌现了一大批极富潜力的新人新作和精品力作。

1、群众性文艺创作关注运河文化。2009年,市群艺馆以“我家住在运河边”为创作主题,组织全市群众文艺骨干开展音乐、舞蹈、戏曲、小品、曲艺等创作研讨及创作比赛活动,创作了一批代表嘉兴地域文化形象、具有地方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原创群文作品。据不完全统计,至目前,全市累计获得市级以上奖项群文作品近百件,其中歌词《父亲》、少儿舞蹈《跑跑跑,过石桥》、论文《种植新文化,建设新农村》等9件作品获国家级奖项,摄影《感受古镇》等4件作品获省级奖项。

2、专业艺术创作关注新中国成立60年主题。文学作品方面,由李森祥、薛荣精心创作的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作品长篇小说《水乡》(原名《送瘟神》)在《南湖晚报》连载,并正式出版。由畀愚创作的长篇小说《碎日》、中篇小说选《罗曼史》今年5月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由文联主编的《当代诗人咏嘉兴》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收录了我国当今诗坛的232位诗人吟咏嘉兴的诗词,分风景名胜篇、人文篇、新貌篇、风物特产篇四个部分。另外,市作协组织力量全力创作的《英雄中国·嘉兴卷》已交付出版。美术创作方面,人文嘉兴·美术解读”——嘉兴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型美术作品展在嘉兴市图书馆举行。展览共征集作品180件,入选112件,其中国画作品61件,油画作品39件;组织上送了79件美术作品参加“浙江省第12届美术作品展览”,17件作品入选,其中获金奖1件、铜奖1件、优秀奖3件,其中的6件水彩画作品被推荐上送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音乐创作方面,由嘉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出品、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出版的音像制品《大运河组歌》正式出版发行,并在嘉兴市图书馆举办了首发式。戏曲曲艺方面,南湖区文化馆创作的《东南风吹来暖洋洋》在浙江省第二十届戏剧小品邀请赛中荣获表演金奖,由嘉兴市曲艺家协会编排的滑稽戏《分段承包》下乡巡演,受到观众好评。

3、南湖艺术团在曲折中起步。嘉兴市南湖艺术团是新建的市级准专业艺术团体,2009年,他们克服经费紧张、人员紧张、市场紧张的困难,立足嘉兴地域特色,紧紧抓住嘉兴·江陵友好城市10周年、嘉兴·富士友好城市2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重大活动契机,精心创作了《桃夭》、《水乡》、《踏白船》等一大批高水准、重特色的艺术精品节目,丰富了嘉兴的演出市场。

2009年,嘉兴市文学艺术成果奖共评出获奖作品37件,其中金奖3件、银奖12件、铜奖21件、新人新作奖1件。摄影《风雨兼程》、影视《卧薪尝胆》、水彩《光明系列之五》等3件作品问鼎金奖,刻字《不自矜》获得了本届成果奖的新人新作奖,起到了鼓励原创、鼓励精品、鼓励人才的作用。

四、文化市场秩序管理:在平安有序中持续发展

以“扫黄打非”和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为重点,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依法行使文化市场行政管理职能,各项工作成绩明显。

1、建立健全文化市场长效管理机制。一是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武亮靓主持召开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下发《关于做好2009年“扫黄打非”和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修订完善《2009年嘉兴市文化市场管理工作评估细则》,建立文化市场管理协作会议和工作例会制度,及时分析文化市场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研究对策,明确责任。二是全面实行“一店一本”制度,分网吧、音像、歌舞娱乐、电子游戏、印刷企业、出版物经营、营业性演出7大类,一店一本,详细记录执法检查情况,实现了执法检查有规范、有记录、有建议的“三有”机制,规范了执法行为。

2、扎实开展各项专项行动。2009年,先后组织开展“出版物市场三个阶段集中整治”、“迎国庆,保平安”、“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清缴低俗音像制品”、“动漫市场专项整治”等专项行动。截至12月底,全市文化部门共出动检查8381人次,检查经营单位15274家次,共办结案件183件,停业整顿9家,吊销许可证3家,取缔无证296家,收缴非法音像制品38745盒(张)、非法出版物及印刷品等28552件,罚款460100万元,没收违法所得66222万元。

3、建立文化市场监督机制。印发《关于调整充实市本级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队伍的通知》、《关于组建嘉兴市本级“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队伍的通知》,明确文化市场监督员的职责和权限,规范监督员的监督行为,健全监督员的权利保障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公开召集的形式,在市本级招募了110名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80名“五老”网吧监督员。同时,我们还建立了由教育系统教职员工、政协和人大代表、网吧经营业主组成的三支监督员队伍,齐抓共管,共同促进文化市场的规范有序。

4、文化市场管理常抓常新。一是文明创建 “五到位”,即组织到位、责任到位、宣传到位、监管到位、整治到位,对文化市场中存在的无证经营、见利忘义等行为进行专项整治,清除“文化垃圾”。二是文化执法管理“阳光化”。坚持每周定期召开文化市场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实现会议制度化、决策民主化、执法公平化、监督经常化,加强执法工作和许可工作的信息互通,推进阳光政务。三是区域执法“合作化”。杭嘉湖绍“四城市”在嘉兴召开文化市场执法典型案例分析会,提高执法水平;3次组织召开公安、工商、城管等相关部门参加的协作会议,明确责任分工,提高执法效能。四是业务培训“经常化”。2009年,举办网吧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班2期,执法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班2期,初级出版物发行员培训班1期,组织全体执法人员到上海、常州、无锡学习取经2次,共有500人次参加学习培训活动。

五、文化产业市场培育:在摸索实践中实现突破

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产业的优势,大力培育文化艺术服务业,发展文化旅游业和会展业,积极探索发展新型业态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市场凸显一丝曙光。

1、新型业态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海盐海利集团以海利动漫玩具文化创意产业为龙头,开发了“网娃总动员”儿童益智虚拟社区连锁店。南湖区的文化产业园区等正蓬勃起步,发展形势喜人。截至12月底,全市共有网吧452家,歌舞娱乐场所396家,游戏场所85家,音像制品432家,演出经纪机构9家,演出经营场所53家,营业性演出单位13家,电影放映机构43家,文化产业园区2个。

2、传统文化产业呈现跨越式发展势头。2009年,电影公司票房同比增长68%,完成放映场次同比增长39.6%,观众同比增长60.8%。与此同时,电影公司投资250万元在华庭街扩建两个影厅,计划在平湖设立5个连锁影厅,发展势头喜人。大剧院引进高水平院团21个(其中国外院团7个),演出99场,观众人数达到60万余人次,总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

六、广电新闻出版管理:在创新探索中寻求跨越

1、继续做好“村村响”、“村村通”工作。截至10月底,全市各县(市、区)全面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并通过市级验收。全市农村安装入户音频、调频喇叭496802只,安装室外高音喇叭2149只,农户通过有线调频广播能收听到4套完整的对农村广播节目,有线广播收听覆盖率为86.7%,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农村有线广播覆盖率达到80%以上的目标要求。

2、做好广播电视政府奖的评审工作。在嘉兴市2008年度广播电视政府奖评选中,共评出 “广播电视新闻奖”获奖作品(节目)68件,“广播电视文艺奖”获奖作品23件,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作品奖” 获奖作品18件,“广播电视学术论文奖” 获奖论文7篇,“广播电视品牌建设奖”获奖作品9件,对提高我市广播电视的制作水平和制作能力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3、认真做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专门召开全市局台长会议,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播出工作措施,确保国庆期间广播电视节目传输的安全、畅通、优质。实施广播电视“反插播”演练,实行每天安全播出情况零报告,实现我市国庆期间重要播出保障期安全播出,没有发生一次事故。

4、做好印刷企业和出版物发行单位管理和服务工作,积极引导印刷企业渡过金融危机,推动印刷产业增长方式向质量型、效益型、科技增长型转变。2009年,对1752家通过审核的印刷经营单位换发了印刷企业经营许可证。目前,全市共有印刷经营企业1843家。

5、做好报纸管理工作。认真做好报纸审读工作,启动内部资料出版物审读工作。全年共撰写审读稿件91篇,编发报纸审读通报11期。进一步规范了我市报刊出版物秩序,提高了报刊出版质量,促进了我市报刊业的健康发展。

七、文化对外交流活动:在规范运作中呈现亮点

1、外事文化交流活动规范运作。一是以嘉兴·江陵建立友好城市十周年和嘉兴·富士友好城市二十周年纪念活动为契机,以南湖艺术团成员为主体组织文化代表团参与活动,先后为韩国和日本友人奉献了一台精彩的文艺演出。同时,我们还组织40幅学生书画作品远赴韩国江陵参与展览,并作为文化礼品赠送给韩国友人,受到了韩方的高度评价。二是先后组织嘉兴市书画代表团赴韩国展览、秀洲区书画代表团赴德国和法国展览、嘉兴市文化代表团赴台湾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宣传嘉兴的历史文脉,提升嘉兴的文化知名度。三是民间外事文化交流成绩斐然。南湖区秀城实验教育集团合唱团赴韩国参加亚洲合唱节活动银奖;海宁硖石灯彩应邀参加香港中华彩灯展,一展江南灯彩风采;海宁皮贴画参加阿曼第十届马斯喀特艺术节获得高度评价。

2、省内外文化交流活动频繁开展。嘉兴市美术馆组织书画作品到安徽合肥、江苏徐州等地举办专题画展;博物馆与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联展主办的《蒲华书画艺术展》;市群艺馆《开开心心放炮仗》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华元素创意大赛,《夕阳春光》参加全省曲艺新作大赛进入全国群星奖备选节目。南湖区秀城实验教育集团的合唱团参加浙江省艺术节闭幕式演出。海宁斜桥榨菜、朱万昌百果麻饼参加首届中国(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推进了嘉兴的文化交流活动的广泛开展,对宣传嘉兴文化、提高嘉兴知名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八、文化事业行政工作:在科学高效中持续发展

1、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我局的学习实践活动从20093月开始,为期半年。在活动中,我们强化三个关注(即关注理论学习新思路、深入调研求突破,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关注对照要求查问题、分析原因求实效,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创新理念;关注通过整改谈发展、强化服务基层意识,进一步落实文化民生、提高品质),体现四个特色(即服务基层立足文化优势,挖掘内涵延伸服务半径,参与活动挖掘全员潜力,创新机制提高服务品质),把学习实践活动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相结合,努力使学习实践活动组织严谨有程序、学习讨论有收获、分析报告有深度、调查研究有成果,整改措施有力度。在活动中,我们先后邀请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武亮靓,副市长柴永强,市委党校徐连林副教授进行理论辅导,组织7个专题调研组,分别就工作中的重点难点课题进行专题调研,真诚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和文化服务对象对文化工作的意见建议,共形成调研报告7篇。在此基础上,我们确定了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七大类重点整改项目,集中力量认真抓好整改事项的落实工作,切实解决好一批影响和制约我市文化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活动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在最后的群众满意度测评中,市文化局的满意率(含基本满意)达到100%

2、切实加强文化系统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开展局机关(文联、执法支队)内部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和工作人员“双向选择”工作,经过组织动员、个人自荐、竞职演讲、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党委讨论等程序,有14名同志走上了局机关中层干部新岗位,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动力。二是创新文化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文化干部实施有效的继续教育,提高文化干部的业务能力。组织参加赴武汉、成都等地的人才招聘活动,2009年,市本级共引进专业技术人才9人。三是做好人才的评优评先工作,推荐海宁市文化局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平湖市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和全国文物先进县,章明丽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个人和嘉兴市首届“十佳”青年社科人才。推荐嘉兴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团队参加嘉兴市文化创新团队遴选。

3、务实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制定《2009年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风廉政建设和惩罚、防体系构建工作领导小组和责任分工》,召开嘉兴市文化系统行风建设暨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研究制定岗位廉政风险防范机制。通过对本系统43个重点风险岗位的集中排查,共排查出岗位风险点97个,制定防范措施144条,并由局党委和相关负责人签订承诺书,查险诺廉,有力促进了市文化系统的反腐工作。

4、不断加强机关内部管理和作风建设。一是规范机关内部运行机制,切实加强机关常规性工作管理,提高机关工作效能。完善局机关用餐、用车等事务性规章制度,规范公车管理,严肃用餐制度,开源节流。启动机关OA系统功能完善工作,努力推进无纸化办公方式,提高机关办公效益。二是合理安排专项经费,切实做好年度专项项目资金的监督使用,对部分历年沉淀专项资金进行清理调整,提高资金使用效能。三是组织开展年度优秀共产党员评选工作,引路典型树立榜样。

5、不断巩固文化系统维稳和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对系统内各单位的安全生产和维稳综治工作,及时处理市长电话交办43件,参与信访活动5次。没有出现一次影响社会稳定的事故出现。对文化系统内的家庭困难户,我们采取组织捐款、上门走访、发放慰问金等方式,及时把组织关怀送到这些家庭中,共渡难关。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市文化工作者共同努力下,2009年的嘉兴文化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赢得了广泛的社会美誉,文化工作整体发展水平居全省前列,特别是公共图书馆乡镇分馆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等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但随着城市发展对高品质文化的需求越来越突出,富裕起来的人民群众对文化休闲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区域文化的统筹发展对文化一体化布局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的文化工作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我们继续开拓创新,走出一条嘉兴社会经济文化相一致的文化发展之路。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