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文化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0-11-03 16:18 浏览次数: 有效性:

2009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之年。做好2009年的文化工作,意义重大。今年我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建设,积极落实《嘉兴市文化发展规划(20082012)》和《嘉兴市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推动嘉兴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全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围绕一条主线”,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突出两大重点”,一是弘扬嘉兴历史传统文化,建设城市美好精神家园,积极配合市政府做好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工作;二是积极实施统筹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实现区域内文化资源共享,推进文化服务均等化。“推进四项工作”一是加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完善基层文化阵地管理模式,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二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行图书馆总分馆制。三是抓好“嘉兴端午习俗”国家级民族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申报工作,着力打造“嘉兴端午习俗”文化特色品牌。四是发展文化产业,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局面。

一、逐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集中力量改建、扩建和新建一批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全面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规范化建设。制定全市城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室)建设总体规划。深入开展全国文化先进县,省市级东海明珠工程,省级文化示范村(社区)、农村文化示范户,市级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室)、村(社区)文化示范中心创建活动和全市农村文化工作先进县(市、区)评选活动。指导平湖市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省级“东海文化明珠”覆盖率力争达到76%

,市级“东海文化明珠”争取全覆盖。

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长效管理考核机制。通过加强村级文化管理员队伍建设、监督检查和考核等途径,创新基层文化阵地管理模式,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基层文化阵地的功能与作用,提高基层文化设施对公众的开放度和利用率,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高效、就近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拟开展嘉兴市公共文化阵地管理先进单位评选活动。

全面加强区域文化统筹。一是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行图书馆总分馆制,县(市)80%

的乡镇完成图书馆乡镇分馆建设任务,同时推进村(社区)图书流通点和公共图书馆专题馆建设。二是完善嘉兴市公共图书馆系统“一卡通”工程。争取覆盖到全市各公共图书馆、乡镇分馆和各村(社区)、企业流通点,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共享。同时探索用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替代现有的借书证,为今后跨行业、跨区域实现“一卡通”打下基础。三是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一步改进和完善VPN技术服务模式,切实加强市、县两级共享工程支中心和基层服务点建设,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率。四是构建全市群众文化一体化集约化服务模式。按照“方案共谋、品牌共用、活动共办、阵地共建、文化共享”等原则,积极探索群众文化工作一体化集约化运作的新路子,努力打破群众文化区域资源条块分割、利用率较低等现状。五是进一步提高文物联展水平。加大文物藏品整合利用的工作力度,加强市县、县际、馆际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主题展览。

二、不断提升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和水平

策划组织文化活动。承办2009中国·嘉兴江南文化节,筹办2010年浙江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体表演活动,组织开展浙江省第二十届戏剧小品邀请赛、嘉兴市“双百双千双万”基层系列文化活动、“社区之声”文艺调演、“石榴奖”校园文化艺术节、新居民文艺汇演、老年腰鼓舞大赛等群众性活动和“种文化”活动。积极探索全市三年一届、县(市、区)两年一届、镇(街道)每年一届的文艺调演活动机制。嘉兴市南湖艺术团全年完成公益性演出120场次。

抓好文化精品创作。认真组织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等重大题材群众文艺创作,努力在音乐、舞蹈、戏剧、小品、美术、书法、摄影等艺术门类上推出一批具有嘉兴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的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佳作,为第十五届全国“群星奖”和全国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选储备作品。

实施农村数字化电影放映工程。在全面完成全市每月每村放映一场电影公益电影目标的同时,大力提高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比率,按照农村电影改革发展目标要求,计划在全市农村放映公益电影11556场,其中数字电影放映率达到90%

启动乡村文化人才培养计划。在全市每个行政村选拔一名业余文艺爱好者,通过市、县联动培训的方式,由市群众艺术馆、县(市、区)文化馆业务干部对全市近千名乡村业余文艺爱好者进行零基础“点对点”培训和指导,为全市乡村培养一批各具专长特色的文艺骨干和文化能人,组织和带领农民群众开展各种文化活动。

三、深入开展历史文化保护工作

加快历史文化名城创建步伐。实施十项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保护城市传统风貌,传承历史文脉,构建起全市人民的精神家园,为2010年成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打好基础。扎扎实实做好文物普查工作,确保在10月前全面完成野外普查工作,争取推出文物普查成果精品集和成果精品展。上半年完成《大运河嘉兴段保护规划》,积极开展运河申遗,争取出版《大运河嘉兴段文化遗存》(暂名)。启动博物馆二期改扩建工程及嘉兴美术馆建设工程,做好双魁巷修缮工程,完成文生修道院保护方案的编制工作。注重历史文化研究,拟于下半年举办马家浜文化发现50周年学术研讨会和金九在嘉兴历史研讨会,争取完成《嘉兴望族》(暂名)的整理出版工作。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的资料补充和完善工作,编纂出版《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丛书》第一辑、《嘉兴南湖荷花灯会》、《嘉兴轧蚕花庙会》和《嘉兴灶画》,建立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策划开展2009年“文化遗产日”嘉兴市文化遗产保护宣传系列活动。推动成立市、县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筹建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实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老艺人)政府补贴制。做好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嘉兴重点项目的规划和申报工作。制定《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纲要(2009-2015)》。

四、扎实推进广电新闻出版事业

大力开展广播电视对农节目服务工程,努力建立嘉兴市广播电视对农节目服务工程建设考核奖励机制和节目交流机制,加强广播电视对农宣传服务人才和业务培训,促进我市广播电视对农宣传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我市广播电视对农节目服务工程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全面完成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村村响)工作。继续做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组织协调工作。加强报刊的审读工作,进一步规范出版活动。继续做好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版权保护意识。推动全市新华书店农村小连锁的发展,进一步规范农村出版物发行市场秩序。

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出台,落实文化产业政策,引导培育文化产业发展。一是在电影业上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转换经营机制,开展以影院多厅化、经营多元化、设施现代化为方向的影院升级换代改造,实现从单一经营电影向复合型多功能文化娱乐场所方向的转变。在做大做强嘉兴市区电影产业的同时,积极扶持发展县(市)的电影市场。二是以大剧院经营公司为载体,对大剧院的存量基础设施进行开发,开展多元化经营,加强对大剧院的演出活动进行整体策划、制作、营销、管理,在完成50场高雅演出任务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联谊会运行机制,拓展市场空间。进一步加强县(市)间、江浙沪毗邻地区演出协作网络建设和合作。三是改进工作作风,积极为印刷企业做好服务工作,推动我市印刷产业由粗放型、数量型、扩张型增长方式向质量型、效益型、科技型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推进网吧存量市场结构调整,进一步推进我市网吧业向规模化、连锁化、主题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继续组织实施娱乐场所“阳光工程”,推动了我市娱乐行业健康发展,加强游艺娱乐场所的管理,出台我市游艺娱乐场所总量和布局规划。

六、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监管

认真组织开展“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和各类专项整治,加大对政治性和淫秽色情非法出版物、印刷企业从事非法印刷、网吧和娱乐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农村非法不健康演出的查处力度。深入开展“十小”行业小音像店(黑网吧)的整治与规范工作。加强安全防范,做好歌舞娱乐、电子游戏、文艺演出及网吧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防范工作。加强和规范文物、广电和体育市场的行政执法工作。举行文化市场执法技能比武活动,努力提升全市执法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素质。整合审批职能,建立行为规范、廉洁高效的行政审批运行机制。依法行政,严格执行公示(听证)制度。健全部门协作机制,巩固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开展市(县)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综合评估。推行娱乐行业信用等级评价、网吧文明星级评定工作。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