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嘉兴市九届四次会议第313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5-06-24 14:20 信息来源: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浏览次数:

张兴泉委员:

您在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提升嘉兴饮食类非遗文化形象,扩大青年传承力度的建议》(313号收悉。首先,感谢您对嘉兴市非遗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局对您的意见建议高度重视,由局长牵头,分管局长具体负责,会同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商务局开展调研、会商等工作。现就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推动非遗技艺进校园,探索新型非遗传承人培养模式的建议

嘉兴市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把非遗相关知识与内容融入乡土教育、通识教育和校本教材。目前嘉兴拥有10个省级传承教学基地,与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成立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通过建设与非遗密切相关的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打造“研究培训、传承传播、创造转化、创新发展”4个基地,重点实施非遗活动进校园、非遗知识进教材、非遗专家进课堂三大行动,培养一批具有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可造之材。2024年,在非遗学院举办了端午节体验活动和“我与非遗有个故事”主题摄影展。通过职业教育活动周、技能节等活动载体,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传播弘扬非遗文化,展示非遗技艺。2024年,《海盐“非遗夜校”吹开乡村“共富花”》入选浙江省推进新时代“夜校”服务优秀案例。下一步,我们以“青蓝夜校”等载体,继续开展非遗技艺培训和知识普及,提升非遗传承人的技艺水平和创新创造能力,探索在更多的成校、职业院校开设非遗培训班,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度校园。继续按照《嘉兴市人才分类认定目录(2022年)》,将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传承人评定为C类和D类人才。

二、关于“引导非遗品牌构建,提升嘉兴文化吸引力”的建议

根据非遗保护的相关要求,非遗申报由属地管理申报,市级项目由各县(市、区)各地从县级项目推荐,再组织专家评审,已经评审出8批367项市级项目。嘉兴“老字号”有“陆稿荐”“味德丰”“古居斋”“吴震懋”“公泰和”等,已经成为嘉兴非遗饮食的标志;“五芳斋”“真真老老”等嘉兴粽子品牌全国闻名,形成具有地域辨识度的非遗美食产品标识。近几年,在“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组织开展“非遗购物节”的活动,引导各企业参与网上宣传销售达到亿以上营业额。2024年联合抖音生活服务“发现宝藏小城”活动,组织海盐滚灯、南湖船拳参加表演,组织“金三塔”“五芳斋”等项目参加集市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宣传,让嘉兴非遗能被更多人看到,助力嘉兴非遗破圈。开发非遗衍生产品,濮绸织造工艺、丝绸画缋等非遗项目衍生品被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伴手礼,赠送世界各地来宾;非遗竹编作品《洞天灵蛇》入选上海当代艺术馆展出“宝格丽Serpenti系列75周年传世蜕变”珍藏艺术展。下一步,我们将充分用好浙江省非遗工坊联盟平台,让全市各类非遗企业、传承人充分利用自己的项目特色开展合作,合作方式由地区合作、项目跨界合作、对外交流合作等方式组成,如五芳斋龙头企业与桐乡乌镇竹编非遗、海盐盐田织彩等项目合作,实现产业创新,形成特色非遗品牌。

三、关于深入挖掘非遗文化价值,拓展营销渠道的建议

我市在每年端午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春节等重要节日,组织非遗美食集市活动,围绕嘉兴各县(市、区)非遗美食、文创等开展销售,促进市民对非遗美食的了解。同时还积极组织各相关非遗美食项目参加浙江省非遗博览会、省非遗馆美食节等活动,提升嘉兴非遗美食的知名度。各地也把非遗美食与旅游充分融合,如在月河历史街区建立粽子博物馆,让游客在吃到粽子的同时,还能近距离观看和体验粽子的生产过程。在秀洲新塍古镇、平湖东湖、海盐沈荡等地都能找到非遗美食的身影。一步,我们将积极面向年轻群众开展互动活动,通过组织老字号企业参加市外、省外展示展销,如中华老字号博览会、“味美浙江”餐饮消费欢乐市集等活动,帮助嘉兴粽子企业提升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充分利用嘉兴非遗工坊联盟,引导各非遗工坊与腾讯、抖音、淘天、泡泡玛特等机构合作,利用短视频平台、直播电商等数字化手段进行推广,增强非遗美食文化对青年消费者的吸引力,形成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嘉兴标志性成果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嘉兴市非遗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569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