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洲区承办嘉兴市大运河文化旅游与古镇建设座谈会

发布日期:2019-04-10 11:26 浏览次数:

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嘉兴由此成功跻身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行列。进入“世遗时代”,嘉兴的母亲河要如何在新起点上焕发新生?4月8日,嘉兴市大运河文化旅游与古镇建设座谈会在秀洲区王江泾镇举行,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保护的批示精神,积极落实《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中心任务,推进嘉兴“一核十镇百项千亿”重大项目建设,努力把嘉兴建设成为运河文化示范城市和旅游高地。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杨建武等领导、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王江泾镇、凤桥镇、崇福镇、濮院镇、长安镇等嘉兴市运河沿线14个古镇的相关负责人,围绕古镇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发展思路、近期规划与建设项目等方面进行了交流。这些古镇位于大运河为骨干的河网体系中,拥有保存较好的古镇传统风貌及历史街区,也有文化旅游保护与开发项目。这些保存至今的水乡古镇,已成为嘉兴市一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会议指出,大运河是嘉兴的母亲河,是活着的、流动着的文化遗产。嘉兴打造具有“红船魂、国际范、运河情、江南韵”的江南水乡文化名城,必须加强大运河文化保护,塑造大运河遗产国际品牌。嘉兴市要高起点做好规划设计、高标准推进项目建设、高品质展示古镇风貌,围绕把大运河(嘉兴段)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存保护带、运河生态文明示范带、魅力文化旅游融合带、沿河开发开放经济带的功能定位,加快大运河文化旅游与古镇建设。

秀洲区一直致力于结合江南运河特色,建设好文化、生态、产业三位一体的大运河文化带,提升秀洲城市品位。秀洲区王江泾镇是大运河流入浙江的第一镇,运河文化带的建设也将为王江泾带来一系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品牌效益。座谈会上,王江泾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嘉兴运河文化省级旅游度假区”是大运河上第一家以运河文化命名的旅游度假区,去年获省政府批复,总规划面积3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9.5平方公里,主要包括莲泗荡、梅家荡两大湖荡;王店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水塘是大运河的重要支流,孕育了千年古镇王店。长水塘穿镇而过,串联起了曝书亭、王店粮仓等40多个省市级文保单位、文保点。目前王店启动了曝书亭(朱彝尊故居)改扩建项目,占地由原先的约10亩扩建至40亩,将把曝书亭建成集文物展陈、文化活动、教育体验、市民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新塍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围绕“打造高品质健康养生古镇”总目标,在古镇开发建设上坚持“整体保护为主,局部开发为辅”,整合串连古镇、美食、温泉、佛教、生态、美丽乡村等几大资源禀赋,努力谱写全域旅游大文章。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