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图书馆“阅动全家•书香嘉兴”阅读推广项目中期专家论证会顺利召开
2019年6月21日,“阅动全家·书香嘉兴”阅读推广项目中期专家论证会在嘉兴市图书馆顺利召开。浙江图书馆书记、副馆长徐洁,南京大学教授徐雁,台州市图书馆馆长毛旭,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编审、图书馆学编辑室主任邓咏秋,扬州市少儿图书馆馆长华斌,深圳市福田区图书馆副馆长刘涛,广东省少儿图书馆馆长助理王蓉等七位业内专家莅临会议,参与项目中期论证;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陈云飞、人事处处长秦怡等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共同探讨项目的下一步走向。会上,陈云飞指出:“嘉兴市重点文化创新团队是嘉兴的八个部门联合发文开展的项目,有六个项目入围“创新团队”,“阅动全家 书香嘉兴”项目是入围的唯一一个图书馆项目。这个项目的入围对基层阅读推广是非常有利的,市图书馆可以通过项目将活动推送到基层,解决农家书屋、图书流通站、文化礼堂这些场所“只有资源、没有服务”的困境。”随后,课题负责人、嘉兴市图书馆馆长沈红梅向与会专家和领导汇报了项目研究思路与进程。
2017年12月,嘉兴市图书馆正式启动“阅动全家·书香嘉兴”(三年期)阅读推广项目,在乡村阅读指导知识匮乏、城乡阅读失衡现象严重的背景下,为培养农村儿童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搭建了平台。一年多来,通过培育社会组织、编制系列化课程、开展阅读推广人培训、搭建线上志愿者平台等方式,嘉兴市图书馆已在市本级12个村(社区)进行了试点,为386组亲子家庭开展了“好家长课堂”和“好宝贝课堂”活动,并对80位阅读推广人开展了“领读者课堂”培训,以期从孩子阅读带动家庭阅读,为农村学龄前儿童阅读推广开辟出一条可复制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培育公益性阅读推广组织,保障体系化活动可持续开展
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关键在“人”,而图书馆业务人员短缺、专业化的阅读推广公益组织短缺是很多图书馆面临的现状。“阅动全家·书香嘉兴”项目十分重视文化高端人才的培育。自项目开启以来,图书馆在公益性阅读推广组织的培育上倾注了心血。
2018年4月,嘉兴市民政局批准成立了依托于嘉兴市图书馆的专业阅读推广社会服务机构——“润心”阅读促进会。“润心”由具备教育专业背景的三位专职阅读推广人员组成,主要负责承接各类阅读需求、策划和开展活动、招募和培训志愿者,并促成活动形成体系化、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润心”阅读促进会成立后,定期与嘉兴市图书馆进行沟通,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根据嘉兴市农村儿童的阅读现状总结阅读需求。
“润心”阅读促进会跟图书馆一样,本着“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怀着爱心和奉献精神为农村读者提供服务。其中一位负责人的家属曾说,只要能帮助到农村孩子,哪怕只有一位、两位从中获益,也是一种功德,是志愿服务的意义所在。特别是在低幼儿童绘本阅读指导方面,“润心”的老师们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从认识绘本、挑选绘本、阅读绘本、生活应用等各方面,反复为零基础的家长提供指导,在润物细无声的浸润式培训中,为农村家长铺垫了一条亲子阅读的专业化之路。项目启动后,“润心”阅读促进会参与了所有的课程设计、活动策划与开展、阅读推广人培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农村亲子阅读推广经验。
设计“三三三”特色课堂,全方位指导农村亲子阅读
“三三三”课程由嘉兴市图书馆联合“润心”阅读促进会共同设计,主体是“领读者课堂”、“好宝贝课堂”和“好家长课堂”,每个课堂配备了三门标准化课程。课程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阅读推广人、儿童、家长三者密不可分的关系。图书馆根据对活动空间、时间、对象、内容等多方面的考量,以立体式的系列讲堂来指导农村亲子阅读。截至今年6月,“三三三”课堂已走进嘉兴市12个村(社区),由19位阅读推广人为1067名农村孩子及家长带去了30场精彩的阅读活动。
“领读者课堂”运用哈克尼斯圆桌法,引导阅读推广学员从纵向学习到横向学习、内向学习。每轮培训通过课前准备(阅读名家著作)、分组讨论、课后训练、实操展示四课时,打造专业的阅读推广人队伍。这些对亲子阅读推广怀有极高热情的志愿者,每堂课都有进步。当前,80位“领读者”已顺利结业。他们即将投入到阅读推广的一线阵地,为广大农村儿童带去文化大餐。
“好宝贝课堂”的主要形式是绘本故事会。阅读推广人通过优秀的绘本故事激发孩子的阅读热情,引导孩子尽早地踏上阅读起跑线。通过主讲人声情并茂的绘本故事讲述,甚至绘本剧表演,孩子们能快速掌握绘本所传达的道理。阅读的过程更是培养了低龄孩子塑造性格的能力、探索自然的能力和构建人际关系的能力。2017年12月2日,在南湖区凤桥镇星火村的首场活动现场,一名穿着尿不湿的两岁孩子在聆听绘本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爬上了桌子,目不转睛地盯着主讲人。这一举动让家长惊讶的同时,也激发了年轻的父母坚持开展亲子阅读的决心。
孩子在参加“好宝贝课堂”的同时,家长也可参与“好家长课堂”。立体式的活动设计一是提高了活动效率,二是顾及到了孩子与家长相互依赖的心理,三是营造了家庭阅读的氛围。在同一个空间内参与活动,有利于拉近亲子间的心理距离,有利于双方提高阅读的专注力,让心灵真正地在阅读的氛围中沉淀下来。此外,“好家长课堂”讲堂会不定期地邀请知名专家为农村家长提供面对面的亲子阅读方法指导,从零开始为其建构亲子阅读理念,目前已有超过600位家长获益。1月25日,在洪合镇凤桥村智慧书房参加“好家长课堂”的一位奶奶对于图书馆将阅读活动送到家门口激动不已,反复教育孙女要“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设施,多看好书”。3月10日,王江泾镇古塘村的一位家长在活动结束后拉住了王江泾分馆的馆长,询问下场活动开展的时间,希望能立即进行现场预约,并向图书馆提出了更多的亲子阅读需求。家长们的反馈也将化作项目团队前行的动力,带着这些希望走在农村亲子阅读推广的道路上,温暖无比。
搭建线上志愿者平台,有效对接阅读供需双方
嘉兴市图书馆于2019年5月中旬搭建了全市阅读推广服务的线上平台,建立阅读组织、志愿者数据库,对阅读推广志愿者和社工组织进行管理,并协助阅读服务供需双方的对接。试运行期间,已有81个用户成功注册,其中包括71位个人志愿者和10个志愿者团队。平台运行分前台、后台两部分。基层服务点将阅读活动需求发布至平台,阅读推广志愿者或组织根据自身能力和时间提交活动申请。图书馆派专人负责后台审核。审核通过后,阅读推广人便可在基层提供阅读服务,并由政府对志愿者和组织提供一定补助。
线上志愿者平台的搭建为活动的规范化开展提供了支撑。未来,广大研究人员可通过平台大数据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和志愿者队伍建设的相关研究。
目前,项目大部分活动在农村文化礼堂、农家书屋和图书流通站开展。这些基层服务点都纳入了嘉兴市图书馆通借通还系统。活动的开展也增加了图书的流通率。“润心”负责人之一钱平英说:“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分级阅读体系的课程建设、阅读推广人制度建设、运营好志愿者平台,力争在市本级全面开展‘三三三’课堂,在嘉兴营造一种会阅读、爱阅读的良好氛围。”
作为项目的核心成员和指导专家,徐雁教授表示:“嘉兴市图书馆在总分馆建设硬件已到位的情况下,从起初的送资源、送文化下乡,发展到如今的送服务、送活动下乡,精准对接和惠及了基层对公共文化的需求。”同时,徐教授也指出:“今后在活动设计中,应从‘以人为本’发展到‘以家为本’,从服务未成年人的角度,思考项目设计的初始理念对整个‘书香嘉兴’建设的意义。”徐洁则表示:“项目覆盖面广、参与度高,下一步可结合国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借政府的力量进行推进。此外,项目可提炼标准化推广模式,扩大宣传,为图书馆行业开展农村亲子阅读推广提供借鉴。”毛旭指出,志愿者平台建设可考虑从PC端向手机端延伸,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邓咏秋认为:“可持续的课程设计为农村家长提供了长期全面的阅读指导,具有深远意义。项目下一步可注重数据收集,总结案例经验,完善平台建设,将‘嘉兴模式’推广到整个文化行业。”王蓉介绍了广少图的活动案例,提出了活动设计应以儿童为本,加入更多体验式项目的建议。华斌表示:“项目的开展要充分发挥年轻馆员的创意和能力,注重活动的创新策划和社会效益。”刘涛结合深圳的现状,分享了福田区的做法,提出了重视专家指导,规范阅读推广人专业化培训的建议。专家们的精彩点评和建议让项目向着科学性、前沿性、实操性和可推广性更近了一步。
6月22日,与会专家在嘉兴市图书馆沈红梅馆长的陪同下考察了嘉兴市图书馆高照街道分馆,并进行了座谈。专家们对当前嘉兴乡镇(街道)分馆与智慧书房建设硬件设施的完善程度表示肯定,并提出了对读者活动等软件配置提档升级的期待。正如秦怡在论证会总结发言时所说:“项目进行到中期,对于专家指导已十分迫切。希望在下一阶段的实施中,能继续得到业内专家的支持,让农村亲子阅读推广服务走得更远、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