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底子的年味” 海宁市举行2020春节民俗活动
为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工作,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1月11、12日,由海宁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海宁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承办的“老底子的年味”2020海宁市春节民俗活动在南关厢历史文化街区举行。两天的活动内容有“梨园颂春”惠民演出、非遗年货街、非遗汇课厅、文化志愿汇,给市民感受一下“老底子”的浓郁年味。
传统戏曲大展演
金狮迎春,鸣锣开街。11日上午,伴随着锣鼓声,一对活灵活现、威风凛凛的狮子舞到了舞台中央,让在场的观众大呼叫好。只见那狮子腾空而起,嘴里还吐出了一副对联。随后,两天4场的“传统戏剧曲艺迎春惠民演出”拉开了序幕,越剧《何文秀》《梁祝》《王老虎抢亲》、海宁摊簧《看江潮》《七个国庆话国庆》、弹词开篇《庵堂认母》《刀会》等一段段耳熟能详的戏曲轮番上演,让市民们过足了戏瘾。当天,海宁市非遗保护中心还组织非遗保护专家组召开了传统戏曲(海宁摊簧、海宁皮影戏)传承保护座谈会,围绕海宁摊簧和皮影戏新曲(剧)目创编、艺人培养等问题进行探讨交流。
非遗美食赶集市
非遗年货街上,朱万昌糕点、潮乡宴球、裕丰米醋、手工糯米年糕等年货摊位也是满满“老底子的味道”。“这种年糕好吃,吃起来有韧劲!是用这里的糯米蒸出来的,而且是用手工打出来的,平时很难买到,今天这里有,我要多买几块,让家里人也尝尝这种老底子的年糕。”市民范大伯像淘到了宝一样的开心。张女士拎着大包小包,跟身边的人说:“你们知道吗?这个潮乡宴球跟裕丰的玫瑰米醋简直是绝配,蘸另外的醋都不好吃。今天厂家刚好都在这里展销,我趁这个机会都买一些。”
传统民俗大荟萃
做灯彩、捏面人、剪窗花、皮贴画、中国结等传统非遗展示,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在几位民间艺人的巧手舞弄下,一张张红色剪纸窗花、一个个大红中国结、一幅幅鼠年生肖皮贴画呈现在大家面前,在新年伊始给市民们带来了喜庆和祝福。“非遗汇课厅”实践课堂上,开展硖石灯彩、皮贴画精品课程亲子体验活动。在灯彩和皮贴画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体验活动的家长与孩子分工合作,默契配合,分别完成了茶壶灯和“红运鼠”皮贴画的制作。最后,他们纷纷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非遗作品展示合影。
文化志愿暖人心
活动中,文化志愿者们开展了“幸福笑脸·文化暖冬”送福送春联、免费拍摄冲洗全家福等志愿服务。来自书法家协会的志愿者挥毫书写春联和福字,把一份份美好祝福送给市民。摄影志愿者特地布置了拍摄全家福场景,准备了喜庆的拍摄礼服,购置了拍摄道具,为参加活动的市民免费拍全家福,冲洗照片后再进行塑封,最后把照片亲手送到市民手中,贴心的服务赢得了市民们交口称赞。另外,来自市中医院的医生也来参加志愿服务,免费为市民开展传统中医药文化介绍和健康检查。
据悉,“老底子的年味”2020海宁市春节民俗活动,自2017年起已连续开展4年,口碑好,影响大,已成为海宁春节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