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文广旅〔2023〕98号 关于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高水平推进农文旅融合示范点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南湖区、秀洲区文化和旅游局,各县(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乍浦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社会发展局,各县(市)农业农村局:
现将《关于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高水平推进农文旅融合示范点建设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高水平推进农文旅融合示范点建设是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推进乡村旅游“五创”行动,加快实现美丽乡村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推选工作,于11月10日前将第一批《嘉兴市农文旅融合示范点申报表》(附件2)及实施方案(控制在3000字以内)报送至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联系人:李玲
附件:1.关于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高水平推进农文旅融合示范点建设的实施意见
2.嘉兴市农文旅融合示范点申报表
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嘉兴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11月8日
附件1
关于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高水平推进
农文旅融合示范点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 努力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市的实施方案》(嘉委发〔2022〕7号)和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实施乡村旅游“五创”行动助力新时代“千万工程”建设的通知》(浙文旅资源〔2023〕19号)等文件精神,加快文化和旅游与农业农村的深度融合,高质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乡村旅游高品质发展,奋力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市,助力共同富裕典范城市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聚焦全面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坚持生态化、产业化、特色化导向,依托乡村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将美丽环境转变为美丽经济,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将资源禀赋转化为发展财富,促进生态、生产、生活融合,突出乡村烟火气和乡愁记忆,实现农文旅融合富村强村、惠民安民,在全市分批遴选文化和旅游资源富集、发展定位科学合理、村容村貌宜居宜游、发展保障措施有力、富民带动作用明显的农文旅融合示范点,构筑“县县有示范,一区一品牌”的农文旅融合示范矩阵,打响“春赏花、夏研学、秋品果、冬养生”的“江南四季·村游嘉兴”乡村旅游主题品牌,形成时时美丽、处处精致、人人钟爱的乡村旅游新环境;用三年时间,精心打造30个农文旅融合示范点,全市形成以农文旅融合示范点为引领、3A级景区村庄为主体、美丽乡村为基础的平原水乡地区村庄景区化建设新典范,全面促进乡村旅游高品质发展,打造富有嘉兴辨识度的国内知名乡村旅游目的地。
二、创建对象
以景区村庄为基础,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张扬乡村产业特色,发挥乡村旅游优势,农文旅联动,点线面协同,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全要素的农文旅融合示范点。鼓励各地以镇为单位,以3A级景区村庄为重点,串村成线、联网成片,抱团建设、集聚发展,成为区域特色鲜明、文化底蕴厚重、乡土气息浓厚的现代乡村旅游特色片区,形成一批资源优势明显、产业发展领先、示范作用突出,让游客欢心、市民舒心、村民称心的农文旅融合示范点。
三、主题类型
以江南水乡文化为特色,围绕品牌创建、环境创优、文化创新、运营创效、模式创造,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富有嘉兴辨识度的农文旅融合示范点。
(一)品牌运营型。开展乡村文旅运营“五百计划”,鼓励各地培育和引进适合乡村旅游发展的优质农文旅项目落户,积极扶持农文旅融合型企业发展,鼓励文化名师工作室落户,支持村民回乡创业;培育乡村旅游强村公司,探索“多村合作、多业联动、多企协同”发展路子,鼓励其他行业企业和民间资本通过多种形式投资乡村旅游产业,形成多元投资、多元经营的发展模式。
(二)景区景点型。支持旅游企业和村集体依托A级景区和景区村庄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资源,突出乡土风情、乡村特色风貌和文化传承,创新经营模式,探索“旅游公司+村集体+村民”整村运营机制,开展游览、度假、休闲、研学等形式的旅游活动,带动餐饮住宿、特色旅游商品生产销售等关联产业发展。
(三)农业休闲型。支持和鼓励农业企业依托特色农业产业、特色农事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挖掘和开发田园观光、乡村休闲、果蔬采摘、趣味劳作、围炉煮茶等参与式农事体验活动,开展农作体验、科普教育、手工制作等休闲农业新业态,开发适应城乡居民崇尚自然、向往田园生活的农业休闲旅游项目。
(四)文化赋能型。贯彻“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与乡村点亮行动,全面推动“创意下乡”,提高农村文化礼堂利用率,建设文化驿站等乡村新型文化空间,促进艺术、设计、音乐、美术、动漫、科技等融入乡村,推动乡村文化向个性化、创意化、时尚化、多元化发展,挖掘提升乡村人文价值,增强乡村审美韵味,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增加乡村发展新动能。
(五)共富增收型。注重运营创造价值,推动资源、资产、品牌增值,实现管理增效、经营增收,不断提升综合价值。推进“万户农家旅游致富计划”,实施乡村农旅“共富工坊”建设,激活农民主体、乡村资源、社会力量多方动能;全面发挥个人技能,扩大农民文旅就业,提升从业素质、个人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达到“家家有收入,户户有特色”,实现精神文化需求更好满足,美好生活指数全面提升,让更多人实现物质富裕、精神富有。
四、政策要素保障
(一)强化机制建设
加强组织领导,将农文旅融合发展纳入“两个先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部分,实行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推进。深化乡村党建,建立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旅游引领强村富民推进机制。建立上下贯通、部门联动、全面参与的工作机制,探索一条平原水乡地区乡村旅游创新提质发展的嘉兴之路。
(二)强化策划优先
强化农文旅融合示范点的规划引领,通过乡村旅游发展策划和规划,提高示范点创建品牌特色;支持专业院校、智库单位投身乡村旅游创新提质发展,支持借助各类规划设计机构跨界融合,在策划中激发创意,在策划中达成共识,在策划中创造灵感,迸发更多金点子,创造更多价值。
(三)强化要素供给
整合相关资源,积极争取土地、资金、人才、政策等全方位支持,保障试点顺利进行。持续争取深化坡地村镇、点状供地改革,探索农文旅融合示范点用地保障机制。支持各地培育和引进骨干文化企业,完善乡村小微文化企业和工作室、个体创作者等发展政策,鼓励其他行业企业和民间资本通过多种形式投资乡村文化产业,培育壮大乡村旅游市场主体。
(四)强化绩效评估
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创新提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农文旅融合示范点发展统计监测,强化督促、检查和考核工作,形成赛马比拼机制。重视经验提炼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示范,讲好嘉兴乡村旅游故事,营造乡村旅游创新提质发展良好氛围。
附件2
嘉兴市农文旅融合示范点申报表
(第一批)
申 报 单 :
申 报 时 间: 年 月
申报单位名称 | ||||||||
联系人 | 电话 | 手机 | ||||||
联系人 所在单位 | ||||||||
通讯地址 | 邮编 | |||||||
运营主体 | ||||||||
主题口号 | ||||||||
主要自然和 文化资源 | ||||||||
特色旅游业态、项目 (列举5项) | ||||||||
主要开发运营 模式 | ||||||||
鼓励返乡创业 措施 | ||||||||
主要投资运营商名称 | 主要投资运营商所有制性质 | |||||||
曾获得的荣誉称号 | ||||||||
示范点人口(人) | 示范点经济年收入(万元) | |||||||
年接待旅游人次 (万人次) | 示范点旅游年收入(万元) | |||||||
示范点就业总人数(人) | 村民人均年收入(元) | |||||||
旅游从业人数(人) | 其中:示范点村民从业人数(人) | |||||||
旅游从业人员 人均年收入(元) | 村民人均从旅游业中获得 年收入(元) | |||||||
返乡创业人数(人) | 创业单位数量(家) | |||||||
民宿数量(家) | 停车位数量(个) | |||||||
公共充电桩数量(个) | ||||||||
县(市、区) 主管部门推荐意见 |
年 月 日 | |||||||
市级评审意见 |
年 月 日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