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关闭】
丝路霓裳——哈密清代维吾尔服饰展开幕
2023年7月8日,由嘉兴博物馆、哈密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丝路霓裳——哈密清代维吾尔服饰展”在嘉兴博物馆北馆区一楼东展厅开幕,展览将持续开放至9月12日。
展览共展出维吾尔族清代服饰及配饰70余件(套),从长袍、长衣、坎肩、补子、裙、足衣六个品类全面展示了哈密清代维吾尔服饰依据自己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创造出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地域特色的传统服饰文化。 其中长袍是清代男女传统的服装样式,一般长至过膝款式多为对襟、无口袋、窄袖、双侧开叉,哈密维吾尔传统长袍最大的特点是前襟两边均有刺绣花边,一直延续至下摆,中间有如意纹相连,图案纹样以写实为主,丰美华丽。坎肩也称为“马甲”,古时也称半臂,南方多称背心。维吾尔族语称“吉利提卡”。形制为立领,有假领帔、无袖、琵琶襟紧身式短上衣,衣长到腰部,左右两侧有开衩和不开衩两种,套在长袍或短袄外面即保暖又显华贵。补子又称胸背,是位于胸前和背后的一种方形装饰,其纹样起到区分官阶大小和地位高低尊卑的作用,是一种等级制度的表现。
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每一件服饰都是一个文化符号,哈密清代维吾尔传统服饰彰显的西域和中原文化深度交流融合的特征,是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和谐社会与民族团结的宝贵文化遗产。尤其留存下来的回王宫廷服饰,更是清朝历代中央政府对新疆实行有效行政管辖与治理的实物见证。这批珍贵的深具哈密东天山文化内涵的服饰,为我们研究清代哈密政治、文化及民族工艺提供了新的平台,有着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
本次嘉兴博物馆与新疆哈密市博物馆的馆际交流合作项目已列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春雨工程”,嘉兴博物馆的“馆藏青铜镜特展”将于2024年5月在新疆哈密市博物馆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