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381号提案的答复
你们在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要求抢救保护程煦元旧居的建议》收悉。首先,感谢你们对嘉兴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局对你们的意见建议高度重视,由局长牵头,分管局长具体负责,会同海盐县人民政府、海盐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开展调研、会商等工作。现就提案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嘉兴素有“人文渊薮”之美誉,历史文化名人众多。近年来,海盐县高度重视名人文化的研究、保护和利用,重视地方宋韵文化的挖掘与研究。海盐《澉水志》,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镇志,对于研究海盐乃至嘉兴地区的宋韵文化有着重要意义。程煦元(1863—1940),字韵唐,海盐澉浦人,将《澉水志》《续澉水志》《澉水新志》与他编撰的《澉志补录》合订,斥资付印,对海盐当地历史文选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其日常居住的场所,程煦元旧居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海盐澉浦镇重视并开展了程煦元故居的相关工作。
一、程煦元旧居基本情况
程煦元旧居位于海盐县澉浦镇澉浦村北大街292号,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期间被海盐县作为“三普”一般信息点登录,登记类型为古建筑,时间清代(1644—1911),产权分属国有与程家后代私有。当时占地面积400平方米,有正房、天井、厢房;正房面阔3间,砖木结构平房;院墙出石库门,门楼高大;大部分建筑已毁后改,屋内重新装修,风火墙基本已毁;构架保存一般,国有产权部分无人居住,私有产权部分仍有人居住。天井内有一古井,青石质井圈,五边形,高50厘米,直径47厘米,井壁砖砌,有青苔,该部分属于私人产权所有。“三普”工作期间,综合房屋保存与改动状况,海盐县文物部门未将其列入“重点登录点”,近年来,也未将其列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2024年,经实地评估,程煦元旧居外墙保存较为完整,围墙内部建筑已经后期改动加装,“三普”时期的古井与青石质井圈仍在。目前建筑占地面积约717平方米,整个民居产权分属国有与程家后代私有。房屋北侧为国有产权,占地面积约341平方米,正间前半部分的屋顶已经塌落,墙壁开裂,门、窗掉落,保存条件一般;南侧房屋产权归程家后代私有,占地面积约376平方米,保存相对较好,现无人居住。
二、程煦元旧居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属地政府海盐县澉浦镇人民政府在2022年海盐县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建设时,已经考虑把程煦元旧居列入规划,以借名人效应提升影响力。后因当时乡村精品线路工程期限紧迫,旧居的收储、改造来不及进行而搁置。
2024年,海盐县文物局与海盐县澉浦镇联合对建筑再次进行了实地调查。从文物工作角度来看,虽然围墙保存较为完整,“三普”时期的石库门、古井与青石质井圈仍在,但内部建筑已经后期改动加装,房屋结构保存欠佳,建筑南边与西边进行了加建,大部分建筑为后期改建,构架保存一般。从古建筑保护角度来看,程煦元旧居国有产权部分亟待进行修缮,私有产权部分虽保存较好,但因长期无人居住,也需进行综合评估。对私有产权建筑的评估需征得产权人同意。但因私有产权涉及的程家后代较多,产权情况较为复杂,产证等资料需要进一步查找并核实,目前暂未完成评估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古建筑的修缮是一项整体工程,目前对程煦元旧居的抢救保护侧重点在于强调对国有产权部分保护的前提下,尽快解决私有产权部分的收储问题。但因私有产权的产权人较多,产权情况较为复杂,产证等资料的查找和收集需要时间,属地政府海盐县澉浦镇已将该项工作作为2024年重点工作,要求相关部门尽快厘清程煦元旧居产权,并同步做好收储计划,初步收储计划预计将于2024年下半年制定完成。同时加快澉浦古镇规划设计开发,将程煦元旧居的打造纳入古镇开发中。
同时,海盐县也将同步进行以下工作:
一是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目前,海盐县已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负责实地调查工作的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将在后续实地文物调查工作中,将程煦元旧居纳入新发现文物信息点作进一步调查、认定,进一步推动对海盐本土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二是做好旧居的日常巡查工作。由属地政府海盐县澉浦镇组织将程煦元旧居纳入房屋安全日常巡查对象,定期检查、监测危险情况。对国有产权所属建筑破损严重的部分开展抢救性修缮或临时性加固保护,尽量保护其在梅雨、台汛期等极端天气中不受破坏,等南边私有产权部分的房屋厘清产权人、确定收储方案后,跟进制定程煦元旧居修缮保护整体方案。
三是探索名人文化资源利用。海盐县将指导属地政府澉浦镇加大对程煦元等本土历史文化名人的宣传于研究,在进一步提升海盐县澉浦镇文化知名度的同时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参与古民居保护性开发。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嘉兴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嘉 兴 市 文 物 局
2024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