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嘉兴市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7号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5-06-23 17:10 信息来源: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浏览次数:

洪峰代表:

您的《关于丰富我市文体类活动举办的建议》(第27号)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当前工作开展情况

1.全域统筹,构建演艺经济发展格局。聚焦“中国古镇看嘉兴”品牌引领,强化资源整合与精准施策,系统谋划具有嘉兴特色的演艺经济“长红”发展路径,着力构建起以乌镇戏剧节、盐官潮音乐等特色品牌龙头带动,主城区大型演唱会重点突破,新型演艺形态多点开花的产业布局。持续推进“古城古镇天天有戏”工程,到 2025 年底,乌镇戏剧、盐官音乐、西塘有戏等影响力持续增强,推出大型演唱会3 场、引进精品剧目12部、举办营业性演出200 场以上,盘活一批演艺新空间。

2.协同合作,完善演艺服务保障体系。今年以来,我局抽调力量组建演艺工作专班,建立健全 “演艺+”一件事管理服务工作机制,会同公安、交通、综合执法等部门,围绕综合策划、行政审批、政策保障等环节,着力打通从演出引进到落地执行的全链条服务体系。1—4月,全市审批营业性演出155场次,涵盖高雅艺术、流行音乐、脱口秀等全品类。指导市产业集团对接洽谈引进演唱会3场,其中“时光classic演唱会嘉兴站”将于5月31日举办。

3.加大扶持,激发演艺市场主体活力。对标省内其他地区扶持政策,在资金支持上参考兄弟地市设立专项奖补资金的普遍做法,更注重建立“基础补贴+绩效奖励”的动态支持机制,对大型营业性演出单场观众规模达到2万人次以上的,给予50万元奖励;对演艺新空间年票房收入150万元以上的,给予10%票房收入补贴。该政策已纳入《嘉兴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

4.完善设施,提升演艺市场承载能力。着手梳理现有演艺场所存量资源,目前市体育中心改造后可容纳观众30000人,另有观众容量1000人至1600人的室内剧场8家。推动演艺空间提质升级,重点推进现有场馆舞台机械、声光设备、座椅系统等硬件设施改造,提升观众观演舒适度和体验感,嘉兴大剧院演艺新空间改造将于今年10月完成,预计年内可承办小型演艺40场。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下一步,我局将以演艺经济为重要引擎,着力构建特色鲜明、融合多元的发展格局,持续激发文旅产业活力:一是深耕本土特色,打造标志性演艺品牌。立足嘉兴历史文化、红色资源和地域特色,推动小剧场演艺、景区沉浸式体验、主题演出等业态创新,培育具有嘉兴辨识度的演艺经济发展模式,形成文化资源向市场价值转化的有效路径。强化品牌顶层设计,通过差异化定位、精品化运营,塑造具有嘉兴辨识度的演艺经济发展模式,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与市场竞争力。二是深化赛演联动,释放文体消费叠加效应。借鉴杭州、湖州等周边城市奥体中心“演唱会+赛事”联动经验,与体育部门协同配合,推动嘉兴市体育中心体育场、秀湖音乐厅等场馆“一场多用”,统筹规划赛事、演艺活动档期,充分发挥文体活动的引流作用,带动餐饮、住宿、购物等关联消费,构建“文体旅商”融合发展生态圈。三是放大明星效应,拓展文旅消费增长新路径。依托演唱会、音乐节等演艺活动集聚效应,开发“明星同款”主题游线,串联城市地标、网红打卡点及特色文旅项目。加强与票务平台、社交媒体合作,通过精准营销扩大传播声量,将粉丝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增量,提升嘉兴演艺经济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569日    


【打印】 【关闭】